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革命
时间:2020-02-04 22:49 点击次数:

  对于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难治复发性淋巴瘤等血液疾病的患者来说,要想重获健康,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有效的办法。但配型难、费用高、年龄限制,是摆在很多患者面前的难题。来自解放军307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艾辉胜教授与他的团队首次发明了微移植技术,解决了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难题。微移植技术不仅能够发挥有效的抗白血病效应,而且去除了传统移植预处理的毒性,避免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减轻了传统移植副作用,因此白血病乃至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入了“全新的治疗时代”。

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治疗的新利器

  2002年起,解放军三〇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艾辉胜教授与他的团队就开始进行原创性地白血病“微移植”技术研究。“经过近10年的研究,“微移植”终于取得成功,2011年底,艾辉胜教授在世界顶级血液学杂志BLOOD发表题为“半相合造血干细胞输注改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的学术论文。

  微移植的理念是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强烈抑制病人免疫功能的药物,而是采用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作为预处理方案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同时序贯性输注HLA不全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在患者体内形成微嵌合体,诱导特异性的抗白血病效应同时避免移植物抗宿主效应。所以微移植有以下优点:第一,供者不需要和患者配型完全相合,极大地扩充了供者的来源,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不乏夫妻之间、子女之间、亲属之间、甚至朋友之间相互捐献的例子。第二、微移植患者治疗后造血恢复快,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减少,无传统移植的毒副作用,所以,总体花费并不比单纯化疗的患者高太多,却远低于传统移植的治疗费用。第三、突破年龄限制,目前已进行微移植治疗的患者年龄范围是8岁- 103岁。

  从已有的临床数据分析:微移植将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存活率“跨越式”地提高了一个层次:由2年存活率12%左右提高到3年存活率近40%。对于青中年低危、标危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移植治疗低危患者有效率能达到80%,治疗标危患者有效率与传统的全相合移植相似,约60%,而标危患者单纯化疗的有效率仅为30%-40%。 对于标危患者,当前公认的观点是,如果有条件则进行传统的全相合移植,但是,目前仅有20%左右的患者能找到HLA异基因完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而微移植技术跨越了HLA配型屏障,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能找到合适的供体,与化疗联合应用为白血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微移植的适应症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以及部分实体瘤。

  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 VS 微移植

  与传统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微移植”即具备传统移植抗白血病作用强、造血恢复快的优点,但又避免了“移植物抗属主病”等传统移植的难题,非常安全简便,并发症轻微。为血液病和肿瘤提供了新的更加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是对传统血液病和放射病治疗的一场“革命”。

干细胞治疗

  打破年龄限制,提高生存率。

  靶向性高。与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微移植只会对肿瘤或者说是尽可能多的杀伤肿瘤而不对正常细胞造成破坏,而且只需要对患者进行微量的注射便可以得到有效治疗,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注射。

  突破配型限制。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中,HLA配型全相合或半相合。但半相合移植GVHD发生率高,而微移植则无HLA配型限制,也不受亲缘、血型限制。只要HLA配型不全相合的健康人都能够作为供者。

  高效微毒。在传统移植中,清髓性移植是“高效高毒”,非清髓移植是“高效低毒”。然而,微移植不仅不采用致死剂量的放化疗,而且避免应用免疫抑制剂,仅应用针对白血病细胞的化疗,并输注造血干细胞促进造血恢复和发挥抗白血病效应,不仅微毒,而且高效。

  “微移植虽然是新的移植理念和突破,但实际上也是在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效和微毒的新治疗手段。”艾辉胜教授曾在采访中说道,“微移植”是针对白血病的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它采取输注的方式,在小剂量化疗后,向人体输入造血干细胞,通过引入健康的细胞杀掉病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清除掉受损的白血病细胞,使移植的细胞存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2-2025 贝来生物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

0539-5750539